负载箱|智能交流负载|可编程直流负载箱|回馈型负载箱|充电桩智能测试系统|充电桩老化负载柜|直流放电负载箱|负载老化测试柜|三相交流负载箱|充电桩直流负载箱

上海美高美游戏中心官网科技有限公司https://www.bus166.com/index.php?lang=cn

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业界资讯

最近LG化学发布了2024 Vision ,按照5年来规划 ,要把电池占整个公司的比重 ,从原来的22%提升到49% ,超过其他化工的项目 。电池业务要拉到近31万亿韩元 。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这个数据很吓人啊,根据2019年的销售指引为十万亿韩元,其中动力电池占一半 ,ESS储能1.2万亿韩元 ,小电芯3.8万亿韩元。根据韩国的证券公司分析 ,2019年LG的经营层面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点:

  • 圆柱:在 东南亚市场两轮电动化的需求 ,LG提供的是圆柱电芯 ,这块LG占了全球的20%-30%市场 ,和给松下和SDI需要抢季节性的需求 ,目前IT产业的需求降下来了

  • 储能:LG打算分配1.2万亿韩元 ,海外市场主攻北美市场 ,韩国国内和海外预期3:7

  • 动力电池:奥迪E-Tron的初始销量超过预期 ,产能扩张计划将扩大至40% ,LG在波兰的初始成本比较高 ,但是整个GWh的投资相对较低

备注:按照现在的汇率是585.52亿人民币

如果LG可以完成从2018年的6.5万亿韩元,2019年上升到10万亿韩元 ,而2024年这个增速就完全依靠电动汽车的快速上量了 。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这里有一个问题 ,韩国电池企业LG和SK很high的在布局 ,日本的电池企业呢 ?这是2013年日韩企业争夺全球客户 ,在巨大的需求面前 ,好像纷纷掉队了 。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到现在的情况日本电池企业基本被压缩回日系+Tesla。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我觉得这里还是很有讲究的 ,日本本国的BEV和PHEV做不起来,以2018年为例 ,BEV为26,488台 ,PHEV为21,724 台 ,HEV109.76万台 。日本的电池企业,是按照原有的镍氢和小型锂电池的方式来做电池系统的 ,不是按照GWh来做的 ,这样的方式限制了在BEV的新的模式 。

负载柜|交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柜|直流负载箱|三相交流负载柜

BEV的模式 ,现在看来是几家扩充产能,往上游占据资源然后把单kwh的成本拉到极致的模式 ,这种操作模式需要巨量的资金 。LG在2019年电池业务资本支出预计183亿元 ,2019年动力电池292亿 ,算算这笔账,真的是有钱才能玩这个游戏 。

小结:随着芯片产业里面中韩两国材料层面打来打去 ,在电池方面韩国这里真的是不会放,后面SDI会不会在母公司的支持下阔起来说不准呢 。

转 载

来源:第一电动网

作者:朱玉龙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d1ev.com/kol/94662


Powered byMetInfo 5.3.8 ©2008-2023www.metinfo.cn
m www wap